我今年20几岁,周末稍微放纵一下看一天剧,我就开始焦虑:我是不是又浪费了一天时间,我是不是又慢人家一步了?
自从意识到有些事情是要越快去做越好后,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行动力再不快一点,你就等着当一辈子loser吧!
越快去工作越好。只有把工作高效搞定了,才有时间趁着大好年华,去体验生活的种种乐趣,用来对抗生活中70%的boring。
越快去孝顺父母越好。因为你长得越快,他们老得越快,就怕你赚钱的速度跟不上他们衰老的速度。所以,多打一个电话,会让你以后少些遗憾。
越快学会疼自己越好。你受尽了委屈,也换不回来别人的重视。不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好好投资自己。取悦自己,是该最快掌握的技能。
就连现在看这篇文章,你也想快速拉到底部看完。
“快”似乎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KPI。
可是,现实生活中,想“快”却那么难!
别人在花前月下、你侬我侬时,我在陪客户;
别人在孝顺父母、承欢膝下时,我在改方案;
别人在小资情调、享受生活时,我在写稿子;
……
都是这该死的工作,拖了我想“快”的后腿。我以为我会一直在焦虑中慢人一步,直到我开启了eteams办公协作云平台,才惊觉,原来工作也可以“快”人一等!
使用了eteams之后:
客户资料可以一键导入,省去了我手动录入的时间;跟进记录可以即时保存,每次联络之前不再需要仔细回忆上一次的联系内容,断片了的客户需求也能很快接上,轻松搞定各种难缠客户!
boss的需求这回白字黑字写得分明挂在任务的附件里,再傻白甜的我,也不会理解错误了。而且方案写完上传后,boss第一时间给我回复,再也不会等到快要下班了,才甩一条微信,让我修改!
项目看板管理,让每个case都如同工厂上的流水线般运作,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接,持续运行。原来那种文案早就写完了,设计还没动工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了。
写稿子写得江郎才尽的我,再也不至于一筹莫展了,因为我有一间企业图书馆。公司所有前辈们、大牛们的文档,都存在eteams的“知识文档”里,当我绞尽脑汁、没有灵感的时候,去那里看看,总有可以启发我的经验之谈。
有了eteams之后,我不再需要跟老板墨迹、跟同事扯皮、跟客户瞎BB,那些我想快的环节,终于都可以如我所愿,快速推进起来。eteams里还有标签、搜索等贴心小设计,简直让工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20多岁的你,一定也有想快速去做的事情。只是当血槽快空的时候,当感到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时候,有的人想到的是停下来充充电,有的人想到的是借助一下手边的工具。
那么,正在焦虑不安的你,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