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eteams与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职场的热门话题。之前《福布斯》专栏作家詹妮弗·科恩(Jennifer Cohen)的一篇《超级成功人士在早上8点之前做的五件事》火爆全球,其中总结出了成功人士在早上8点之前都会做的五样事情:
1 锻炼
2 制定一天的计划
3 吃一顿健康的早餐
4 冥想
5 从最难的事项开始
自由撰稿人Amy Levin-Epstein针锋相对的指出,这并不是在工作之外你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的唯一办法。最近Amy采访了一些职场专家谈了关于在下午5点之后能够做些什么来帮助你恢复活力并为第二天的优秀表现做好准备。以下是他们的五点建议:
1 梳理你的一天
2 做好明天的计划
3 花一些时间给朋友和家人
4 照顾好自己
5 睡眠保持8小时以上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早上、晚上,成功人士都会做好自己的to_do_list(任务)。
我很忙,我没时间。明天再说吧。是职场人事最多的抱怨。
时间都去哪了?
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eteams是一款能够管理你和你的团对时间,基于任务协作的社交化云OA产品。
很多人都说:“即使我把事情写在清单上,也老是拖延,列清单没有用啊!”这是因为没有搞清楚“杂事”和“任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还没使用eteams,速来www.eteams.cn,免费注册使用)。杂事和行动究竟有何区别?下面是个很好的例子:
eric的任务清单
1、客户的实施方案
2、3月工作总结
3、发放下午茶
任务清单上列出的事项应该具有下面四个特征:
1、动词开头
“客户的实施方案”不是动词开头,于是我和eric沟通,原来,他还不会做实施方案,以前没做过类似的事情。现在就可以浏览一下自己的行动清单,是不是那些没有用动词开头的事情大多不清楚具体的行动步骤?不清楚行动步骤的话,只能算作杂事,而不是任务。
2、描述结果
对结果的展望其实不是针对行动的,是针对任务来说的。可是一个任务下面包含了若干的行动,所以做这些行动的时候也要“继承”任务的“结果”。
举例:任务客户的实施方案”下有一个行动是:“发给客户并得到客户的确认”。任务的结果图像是写好邮件,检查无误后发给客户,然后电话和客户确认一下是否收到方案,行动的时候脑袋里也应该有这样的画面。
3、内容明确
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准备不够,也会造成拖延,比如说“发放下午茶”,动词开头,结果清晰(每个人都拿到自己的下午茶),但如果没有在职员工清单,那么就无法打印出发放清单,造成这个行动的拖延。所以可以在关联(eteams添加任务的时候都有关联)里放入在职员工清单,这时候如果发现原来自己还没有这份清单,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行动去搞定这份清单。所以在明确任务内容的时候,就会触发出新的任务,如果只是写下“杂事”,忽略了这些“任务里的任务”,那么就会拖延。
4、时间底线
写下某件事的时间底线,这一点大多数的人都能做到,但却做的毫无依据。
所以一拖再拖,让时间底线失效!
设定时间底线的参考原则有这么几个:
必须已经是可以立即去做的行动
先考虑这个行动必须在哪个日期前搞定,然后再考虑那一天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举例:“3月工作总结”,必须在3月31日搞定,时间底线就设置在3月31日,然后再去看当天是否安排了太多的事情?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作出调整,而不是先看那一天安排了很多的事情,算了,这个行动推后好了。坚持以事情的重要性为原则
留有一定提前量。举例:“3月工作总结”,必须在3月31日搞定,时间底线就设置在3月30日。宁愿少设置时间底线,保证设置了时间底线的事情都能按时完成,这样容易建立时间底线的契约感。(eteams支持设置即将到期和无到期日的任务)
任务清单是思考的结果,让我们站在经验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任务清单绝不仅仅是把别人交代的事情记录下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