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绩效2.0时代来了,做多做少不再是唯一标准

作者: eteams2019-05-30 09:35
在索尼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常务董事天外伺郎撰文指出:“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为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的绩效主义,导致索尼公司激情消失、挑战精神消失、团队精神消失,由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以前,员工常常抱怨,做多做少都一样,慢慢失去了干劲,于是企业开始出现了“绩效考核”,谁做的多,谁拿到的绩效多。


慢慢的,就像索尼一样,这种模式又变成,上级派任务,下属只管去做,根据完成数量来决定绩效成果。机械式的完成,仿佛又从另一个层面回到了“解放前”。


所以绩效,如果用不好,其效果=企业精神鸦片


在满足员工价值区分的同时,也需要满足企业管理层面的价值追求。


如果员工在追赶绩效数量的时候,企业可以帮助员工也是帮助自己完成质量的监督,便可以有效的调整“机械工人”的现状。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任务审核。


按照我们认知的工作审核,拿着完成的工作内容,去和领导一一当面确认是否有问题,不说领导有没有空,这个过程的的确确是消耗了领导和下属双方的时间,也正因此,要是下属一多,这个质量审核的工作就没法合理开展下去



7.gif

但现在,互联网社会了,像我们eteams里就已经满足了任务审核这样一个功能。员工在标记任务完成前,必须通过任何的审核,才可以真正算完成。充分改变了在任务截止日前交差,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灵魂的方式。监督质量的同时,可以逐渐调整员工时刻警醒的工作状态。



而这里另一个被诟病的绩效方式,就是截至日前完成了工作就算考核合格。


殊不知,这里隐藏的“拖延症”正在慢慢地腐蚀企业文化氛围。


5个工作日的任务期限,有的员工,2天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而有的员工,在第5天紧赶慢赶的压点完成,从结果来看是一样。


因此如果可以将过程也计入考核,那么拖延症带来的散漫工作氛围也会被一驱而散。


这就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咨询的“工时计算”。在监督质量的基础上,不同员工的完成时间一定是区分不同员工价值的重要依据。


8.gif


而这里,必须说,eteams也实现了这个需求。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精确到秒的计算,帮助广大企业很好的区分了工作过程的优劣程度。


但是说了那么多绩效,一套符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才是最根本的要素。


eteams支持企业自定义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研发可以按照开发工时、bug数量、市场可以根据商机成单率、销售直接根据签单数据等等,以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推动企业和员工双向的良性发展。


10.png


一套好的绩效考核方案,应该是兼顾员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员工价值,驱动员工持续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能量,我想,目前的这样的绩效考核需求,eteams可以为你有所为。


Download Log in Enable for free

Scan with WeChat to register and install

在线咨询
  • WeCom service group

    另存
  • Pre-sales consultant

    另存
  • QQ group

    413040701

    Join

Follow us

021-50388680

sales@eteams.cn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