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背景
当员工存在非全天请假时,目前无法管控员工提前走或者晚回来的情况。比如班次为9-18,请假为14-16,实际当天仅需要在9、18点打卡就记为正常,14、16点不打卡也不会产生影响。一些极端情况下,员工可能12点就走了,直接18点回来打一个下班卡,当天出勤也算做正常,此时企业无法确保员工在请假时间段内是否真的离开了工作场所,或者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
确保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员工的工作纪律。
若员工存在非全天的请假的情况,根据后台配置的离岗返岗的打卡时间范围,需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进行打卡才不算异常。
如班次为9-18,请假时段为10-11,那么10点为离岗点,11点为返岗点。员工需要在10点、11点进行打卡。
(1)正常在10点前,11点进行打卡,显示正常离岗、正常返岗。
(2)未在10点、11点进行打卡,显示缺卡。
(3)启用忽略异常时长,返岗点的打卡时间范围为9:30-10:30。在09:40打卡,忽略20分钟的异常,记为正常。
点击页面右上角【新建】按钮,即可新建请假规则。
1、规则名称:自定义请假规则的名称。
2、适用范围:请假规则适用的人员范围,支持添加人员、部门、分部、岗位、所有人类型。
3、离岗返岗设置:启用后,可设置非全天请假时的离岗点、返岗是否需要打卡、以及允许打卡的时间范围。
(1)离岗打卡时间范围:设置离岗点允许打卡的时间范围,离岗点后分钟数可不填,不填时将取请假流程的结束时间。 如请假流程为14:00-18:00,此处打卡范围仅设置离岗点前30分钟,则实际离岗打卡时间范围为13:30~18:00。
(2)返岗打卡时间范围:设置返岗点允许打卡的时间范围,返岗点前分钟数可不填,不填时将取请假流程的开始时间。 如请假流程为09:00-14:00,此处打卡范围仅设置返岗点后30分钟,则实际返岗打卡时间范围为09:00~14:30。
(3)忽略异常时长:启用后,会忽略“早于离岗点打卡,或晚于返岗点打卡”的异常时长。 如返岗点为14:00,打卡时间范围为13:30-14:30,若返岗后在14:20打卡,会存在20分钟的异常。启用此开关后,则会忽略异常,记为正常。
点击行操作“编辑”选项,即可对已有的规则进行调整或修改。
点击行操作“删除”选项,或勾选行项目后,点击右上角【批量删除】按钮,即可删除已有的规则。
针对离岗点、返岗点的卡,支持设置打卡提醒、以及提醒内容,点击“打卡提醒设置”蓝色文字后即可跳转,也可直接到【提醒设置】菜单中进行设置。
若离岗点、返岗点与上班点、下班点时间重合,则仅需要打一个卡即可。
如班次为9-18,请假时段为9-10,那么9点为离岗点,10点既为返岗点,也为上班点。此时员工只需要在10点打一个卡即可。
(1)正常在10点前打卡,显示正常。
(2)晚于10点打卡,显示迟到。
1、离岗返岗的缺卡的情况统计,会显示在出勤情况、出勤汇总报表中的【缺卡】中。
2、若未启用忽略异常时长,则出勤汇总报表中会将异常时长记录在【离岗/返岗异常工时】列中。
3、打卡提醒设置-提醒方式中的邮件提醒、短信提醒,需要购买邮件、短信模块才可使用。
1、请假时可选择的请假类型,以及请假单位、时长的设置,可在假期类型设置中设置;
2、请假时需要关联的请假流程、以及字段对应关系,可在关联请假流程工作中设置;
3、离岗返岗点的打卡提醒,可在打卡提醒菜单中设置。